马牙子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,一般会自行消退。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,家长无需过度担忧,但需注意避免自行挑破或摩擦,以免引发感染。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观察等待、保持口腔清洁、避免不当处理等。
1、观察等待
马牙子是婴儿牙龈上出现的黄白色颗粒状上皮珠,由脱落的上皮细胞堆积形成,属于正常生理现象。绝大多数情况下在数周至数月内会自然脱落,期间家长只需定期观察颗粒变化即可,无需干预。
2、保持口腔清洁
每日用干净湿润的纱布或软毛牙刷轻轻擦拭婴儿牙龈和口腔黏膜,减少奶渍残留。清洁时动作需轻柔,避免触碰马牙子部位,以防机械刺激导致局部破损。
3、避免不当处理
切忌用针挑破、纱布用力摩擦或自行使用草药敷贴。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弱,不当操作易造成黏膜损伤,增加细菌感染风险,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等并发症。
4、感染处理
若发现马牙子周围出现红肿、渗液或婴儿出现拒食、发热等症状,提示可能继发感染。此时应及时就诊,医生可能会开具碘甘油局部涂抹,或根据情况使用适宜婴幼儿的抗生素治疗。
5、定期检查
在儿童常规体检时主动告知医生口腔情况,必要时通过口腔科专科检查排除其他疾病。若持续3个月未消退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,需进一步排查是否为真正的牙齿早萌或其他口腔病变。
日常护理中应注意哺乳后及时清洁口腔,避免过硬安抚奶嘴的使用。若发现婴儿频繁抓挠口腔或异常哭闹,应及时就医评估。任何口腔护理操作都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,切勿盲目使用偏方或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