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肠管堵塞通常可以通过生理盐水冲洗、调整营养液浓度、药物溶解、物理疏通以及更换导管等方式处理。具体方法需结合堵塞原因及严重程度进行选择,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操作。
1、生理盐水冲洗
若堵塞由营养液沉积或药物残留引起,可使用20-50ml注射器抽取温热生理盐水缓慢推注,反复冲洗管道。推注时应控制力度,避免高压冲洗导致管道破裂,若阻力较大需暂停操作。
2、调整营养液浓度
黏稠的营养液易在管腔内沉积,可将营养液适当稀释后分次注入,每次输注前后用30ml温水冲洗管道,避免残留物堆积。同时需确保营养液温度接近体温,减少凝固风险。
3、药物溶解
对于脂肪或蛋白类堵塞物,可遵医嘱使用胰酶溶液、5%碳酸氢钠等药物灌注溶解。药物需在管道内保留15-30分钟后再冲洗,操作前需确认药物与管道材料的相容性。
4、物理疏通
顽固性堵塞可使用导丝轻柔疏通,但需专业人员操作以避免穿孔风险。内镜引导下疏通适用于完全性堵塞,可通过可视化操作清除异物或调整导管位置。
5、更换导管
当导管严重扭曲、破损或疏通无效时,需通过介入放射或外科手术更换新的空肠管。术后需加强固定导管,观察有无渗液、出血等并发症。
日常维护时应保持喂养间隙每4-6小时冲洗管道,输注药物需充分碾磨溶解。若出现推注阻力增大、回抽无液体等情况,应及时处理。自行处理2次未疏通或伴有腹痛、发热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进行专业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