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黄芪有哪些药用作用?

王成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黄芪作为常见的中药材,一般具有补气升阳、固表止汗、利水消肿、托毒排脓、生津养血等药用作用,临床上多用于改善气虚、自汗、水肿等病症。

1、补气升阳

黄芪性甘温,归脾、肺经,可补益脾肺之气。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、体倦乏力,或中气下陷引起的内脏下垂,配伍党参、白术等药物可增强疗效。

2、固表止汗

黄芪能固护卫气,适用于卫气不固所致的自汗、盗汗。对于表虚易感人群,常与防风、白术同用,如玉屏风散,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。

3、利水消肿

黄芪通过补气推动水液代谢,适用于气虚导致的水肿、小便不利。常与防己、茯苓等药物配伍,如防己黄芪汤,能改善下肢浮肿等症状。

4、托毒排脓

黄芪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,对气血不足引起的疮疡久溃不敛有促进排脓生肌的效果。临床常与当归等药物同用,加速创面愈合。

5、生津养血

黄芪通过补气促进津液生成和血液化生,对于气阴两伤引起的口渴、血虚萎黄等症状,配伍麦冬、地黄等药物可改善气血不足状态。

需注意阴虚阳亢、湿热内盛者慎用黄芪。其药用剂量需根据体质和病症调整,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,避免自行配伍引发腹胀、上火等不良反应。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食物,孕妇需经专业评估后使用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