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竭作为一味中药,通常具有活血化瘀、止血、消肿止痛、促进伤口愈合以及抗菌抗炎等功效与作用。其药性辛、咸,平,多用于外伤及血瘀证的治疗。
1、活血化瘀
血竭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消散瘀滞的气血,改善因跌打损伤或血行不畅引起的疼痛、肿胀。对于瘀血阻滞导致的关节疼痛、经闭痛经等症,常配合其他活血药物使用。
2、止血
该药既能活血又能收敛止血,适用于外伤出血或体内出血。其有效成分可促进血小板聚集,缩短凝血时间,对于皮肤破损、鼻衄等出血症状有较好的收敛效果。
3、消肿止痛
血竭能减轻组织炎症反应,抑制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释放,缓解外伤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。临床常用于扭挫伤、骨折后的肿胀疼痛,可外敷或内服。
4、促进伤口愈合
其含有的天然树脂成分可形成保护性膜层,保持创面湿润环境,同时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,加速表皮再生。对于慢性溃疡、术后创口等愈合不良情况具有促进作用。
5、抗菌抗炎
实验研究表明,血竭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,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L-6、TNF-α释放有关,有助于控制感染性创面的发展。
使用血竭需注意,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,外用时需清洁创面防止继发感染。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证型配伍使用,避免与抗凝药物同用。内服时应严格控制剂量,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