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露醇作为渗透性利尿剂,一般具有降颅压、降眼压、利尿、清除自由基以及作为溶媒等作用,但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、肾功能损害、过敏反应等副作用。具体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需结合临床使用情况分析。
1、降颅压
甘露醇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,促使脑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,从而减轻脑水肿并降低颅内压。该作用常用于治疗脑外伤、脑出血等引起的颅内高压。
2、降眼压
甘露醇能使玻璃体内的水分进入血液,快速降低眼内压,在青光眼急性发作或眼科手术前使用可有效缓解症状。
3、利尿
作为渗透性利尿剂,甘露醇在肾小管中形成高渗环境,抑制水分重吸收,增加尿量排出。临床上常用于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,促进毒素排泄。
4、清除自由基
甘露醇具有抗氧化特性,可中和氧自由基,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。这种作用在脑卒中、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具有意义。
5、作为溶媒
甘露醇注射液可作为其他药物的载体,帮助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,常见于化疗药物配置。
其副作用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,因大量排尿可能导致低钠、低钾血症;快速输注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,尤其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出现;部分患者可能发生面部潮红、皮疹等过敏反应;头痛和脱水可能发生在过量使用时。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心悸、寒战等输液反应。
使用甘露醇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,控制输液速度,定期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。出现少尿、血尿或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处理。肾功能不全、活动性颅内出血患者慎用,用药期间需保持足够血容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