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OCT在眼科检查中的作用是什么

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

OCT在眼科检查中主要用于评估眼部结构、诊断疾病以及监测病情进展,其作用通常包括黄斑病变诊断、青光眼评估、视网膜疾病检测、角膜厚度测量以及手术前后观察等。该检查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,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眼部组织变化。

1、黄斑病变诊断

OCT能够清晰显示黄斑区的细微结构,如黄斑裂孔、黄斑前膜或黄斑水肿等病变。通过检测视网膜各层的厚度变化,可早期发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、糖尿病黄斑水肿等疾病,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。

2、青光眼评估

通过测量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杯形态,OCT可定量分析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损害程度。其数据可辅助判断青光眼分期,监测病情进展速度,对于眼压正常但存在视野缺损的青光眼类型尤其具有诊断价值。

3、视网膜疾病检测

该技术能识别视网膜脱离、视网膜血管阻塞等疾病的层次结构改变,对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、视网膜劈裂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。其三维成像功能可清晰显示病灶范围。

4、角膜厚度测量

在屈光手术前,OCT可精确测量角膜各区域的厚度,排除圆锥角膜等手术禁忌证。术后还能监测角膜愈合情况,评估角膜瓣的位置和形态变化。

5、手术前后观察

对于玻璃体切割术、黄斑手术等术后患者,OCT可评估手术效果,监测并发症如黄斑水肿复发或视网膜复位情况。在眼底注药治疗前后,可量化评估治疗效果。

进行OCT检查时需配合医生保持眼球固定,检查后无需特殊护理。若发现异常结果,应及时到眼科专科就诊,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,避免自行解读影像报告。定期复查有助于动态观察疾病变化,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