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吸虫病多数患者可以治愈,但能否完全治愈与病情阶段、是否及时治疗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。早期感染且未出现严重脏器损害的患者,经过规范治疗通常预后良好;若已进展至晚期或合并肝硬化等并发症,则可能难以完全恢复。
血吸虫病的治疗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感染程度和病程。疾病早期使用吡喹酮等抗寄生虫药物进行病原治疗,能够有效杀灭成虫和虫卵,此时治愈率较高。对于慢性感染者或重复感染者,可能需要延长疗程或联合其他药物控制病情。若已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,出现肝纤维化、脾功能亢进或门脉高压等并发症时,除抗虫治疗外,还需通过脾切除术、腹水引流等外科手段改善症状,但受损脏器的功能往往无法完全逆转。
确诊血吸虫病后应及时到传染病专科医院接受治疗,避免接触疫水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,完成整个疗程。疫区居民应注意饮用水安全,开展灭螺等环境治理工作,出现发热、腹泻或肝区不适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排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