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脑萎缩脑白质变性是什么病?

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脑萎缩和脑白质变性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脑部病变,通常与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或脑血管疾病相关。脑萎缩主要表现为脑体积缩小,脑白质变性则指脑白质区域的异常改变,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。

脑萎缩的常见病因包括年龄增长、神经退行性疾病(如阿尔茨海默病)、脑血管病变等。随着年龄增长,脑细胞自然减少,导致脑组织体积缩小。阿尔茨海默病等退行性疾病会加速神经元丢失,引发认知功能下降。脑血管病变如长期高血压或脑梗死,可能因供血不足导致局部脑组织萎缩。脑白质变性多与慢性缺血、代谢异常或炎症有关,常见于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患者。长期高血压可损伤脑小血管,影响白质区域的血液供应,导致髓鞘结构破坏,从而出现行走不稳、反应迟钝等症状。

这两种病变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记忆力减退、思维迟缓、运动协调能力下降等。诊断通常需结合头颅MRI或CT检查,观察脑实质体积变化及白质区域的异常信号。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,例如控制血压、血糖,改善脑循环,或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、胞磷胆碱钠胶囊等。日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适度锻炼、均衡饮食,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。若出现相关症状,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