咽峡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咽喉疼痛、发热、咽部疱疹等,其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,不存在所谓的“最佳治疗方法”。常见治疗方式包括日常护理、物理降温、药物治疗、补液治疗以及针对继发感染的处理等。
1、日常护理
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,进食后可用温盐水漱口,避免刺激性食物。保证充足休息,适当增加饮水量,有助于缓解咽喉干燥和疼痛。室内保持空气流通,湿度维持在50%-60%可减轻咽部不适。
2、物理降温
当体温超过38.5℃时,可采用冷敷额头、温水擦浴等方法辅助降温。若儿童出现高热惊厥史,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,并及时采取退热措施,避免长时间高热加重病情。
3、药物治疗
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峡炎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、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。退热镇痛可选择布洛芬混悬液、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。咽部疱疹明显时,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、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局部药物缓解症状。
4、补液治疗
持续高热或进食困难者可能出现脱水,可口服补液盐散补充电解质。对于婴幼儿或严重脱水患者,必要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体液平衡。
5、继发感染处理
若合并细菌感染,表现为扁桃体脓性分泌物、白细胞升高等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、头孢克肟颗粒或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治疗。
患者应避免自行挤压咽部疱疹或滥用抗生素。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、呼吸急促、精神萎靡或颈部淋巴结显著肿大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。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药物疗程,定期复查血常规评估感染控制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