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感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、退热止痛药、止咳化痰药等进行治疗,同时配合日常护理促进恢复。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人体质进行选择,不可自行盲目用药。
1、抗病毒药物
流感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,常用抗病毒药物包括磷酸奥司他韦胶囊、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、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等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,建议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。
2、退热止痛药
针对发热超过38.5℃、头痛或肌肉酸痛症状,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对乙酰氨基酚片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。用药期间需注意补充水分,避免同时服用两种以上退热药。
3、止咳化痰药
若伴有剧烈干咳或痰液粘稠,可选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、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、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药物。咳嗽剧烈影响休息时,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。
出现持续高热不退、呼吸困难或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。治疗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,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建议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疫苗,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,接触患者后可按医嘱进行药物预防。需特别注意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属于处方药,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