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通常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,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遗传病。其发病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,包括遗传因素、生活习惯以及其他疾病的影响。
1、遗传因素
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,患病风险可能高于普通人群。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影响血管紧张素、肾上腺素等物质的代谢,导致血压调节异常。但这类基因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高血压,而是通过增加环境因素的敏感性发挥作用。
2、不良生活习惯
长期高盐饮食、缺乏运动、吸烟饮酒等行为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。钠摄入过多可能引起水钠潴留,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,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血压升高。
3、继发性疾病影响
部分患者的高血压由肾脏疾病、内分泌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引发。例如肾动脉狭窄可能激活肾素-血管紧张素系统,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增加心输出量,这些病理改变都会导致血压异常。
日常保持低钠饮食、规律运动、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血压升高。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监测血压,若发现血压持续超过140/90mmHg,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,通过动态血压监测等手段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