晕车药的副作用常见有嗜睡、头晕、口干、视力模糊、胃肠道反应等,具体表现因人而异。用药后若出现明显不适,建议及时就医评估。
1、嗜睡
多数晕车药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,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困倦、乏力。例如抗组胺类药物会阻断大脑组胺受体,降低神经兴奋性,导致注意力下降,服用后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。
2、头晕
部分药物可能影响前庭神经功能或导致血压波动,出现头重脚轻、站立不稳等症状。这种情况通常在药物代谢后自行缓解,若持续超过24小时需警惕药物过量或个体不耐受。
3、口干
抗胆碱类成分会抑制腺体分泌,减少唾液、泪液等体液产生,表现为口腔黏膜干燥、眼睛干涩。可通过含服润喉糖、人工泪液缓解,但青光眼患者需慎用此类药物。
4、视力模糊
药物引起的睫状肌调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视物不清、对焦困难,多见于东莨菪碱贴剂等抗胆碱能药物。通常停药4-6小时后可恢复,佩戴隐形眼镜者用药期间建议改用框架眼镜。
5、胃肠道反应
部分人群服药后可能出现恶心、食欲减退或便秘,与药物减慢胃肠蠕动作用相关。建议随餐服用或选用透皮贴剂,严重时可配合少量温水送服。
服用晕车药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,12岁以下儿童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咨询医师。服药期间避免饮酒或合用镇静类药物,既往有心脏病、前列腺增生、癫痫等基础疾病者需提前告知医生。长途出行建议优先选择非药物预防措施,如乘车前清淡饮食、选择前排座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