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脏功能,其作用包括纠正心动过缓、改善心功能、预防心脏性猝死、适应生理需求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等。具体作用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调节。
1、纠正心动过缓
心脏起搏器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肌,帮助心率过慢的患者恢复心脏正常跳动频率。例如,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,起搏器可替代心脏自身起搏功能,维持基础心率在安全范围,防止晕厥或乏力等症状。
2、改善心功能
部分起搏器具有心脏再同步治疗功能(CRT),通过协调左右心室收缩顺序,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输出量。这种同步化治疗能减少心室不同步收缩导致的血液反流,缓解呼吸困难、水肿等症状。
3、预防心脏性猝死
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(ICD)在检测到室颤或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时,能自动发放电击进行复律。这种功能可有效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,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,适用于有心脏骤停病史或心肌病高危患者。
4、适应生理需求
频率适应性起搏器能根据患者活动强度自动调节心率。例如运动时提升心率以满足供血需求,休息时降低心率节省能耗,这种动态调节能力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。
5、延长生存期
通过维持有效心搏量、预防恶性事件,起搏器可显著降低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死亡率。研究显示,符合适应证患者安装起搏器后,五年生存率可提升至80%以上,且能减少因心率失常反复住院的情况。
心脏起搏器的具体工作模式需经心内科医生专业程控。植入后应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,定期随访检查电池状态及导线功能。若出现心悸、头晕等不适症状,应及时进行起搏器功能检测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