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下肢动脉闭塞症状及防治方法

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下肢动脉闭塞的典型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、肢体发凉、皮肤改变等,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、药物治疗及手术进行防治。具体症状与防治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,建议尽早就诊评估。

1、间歇性跛行

患者在行走时会出现小腿或臀部肌肉疼痛、痉挛,休息后可缓解,这是下肢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。早期可通过步行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,每日坚持30分钟规律行走可改善症状。

2、肢体发凉

患肢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对侧,触摸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。日常需注意肢体保暖,避免低温刺激,同时戒烟以防止尼古丁加重血管痉挛。

3、皮肤改变

缺血导致皮肤变薄、毛发脱落,严重时出现趾甲增厚、肤色苍白或发绀。可外用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,穿着宽松棉袜避免摩擦损伤,出现皮肤破损需立即消毒处理。

4、静息痛

疾病进展期会出现夜间持续性疼痛,下垂肢体可稍缓解。此时需遵医嘱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(如贝前列素钠)改善微循环,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曲马多缓释片。

5、溃疡坏疽

终末期肢端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或组织坏死,常伴剧烈疼痛和感染。需紧急进行血管介入治疗(如球囊扩张、支架植入),合并感染时应用头孢呋辛等抗生素,坏疽范围较大需截肢。

防治措施包括严格控糖(空腹血糖小于7mmol/L)、降压(目标小于140/90mmHg)、降脂(LDL-C小于1.8mmol/L)。药物治疗可选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,西洛他唑改善跛行距离。介入治疗术后需规律服用替格瑞洛预防支架内再狭窄,术后1、3、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。

出现下肢麻木、疼痛等症状应及时至血管外科就诊,通过踝肱指数测定、CT血管造影明确诊断。日常注意足部护理,每日检查足底皮肤,穿着定制减压鞋垫,冬季避免使用电热毯直接热敷患肢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