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温偏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,也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、低血糖、感染性休克等疾病原因有关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
1、生理性原因
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或穿着过少,可能导致体表散热过多,引起体温偏低。此外,长期营养不良、过度节食等可能使机体代谢率降低,产热减少。这类情况通过保暖、调整饮食结构等措施通常可改善。
2、甲状腺功能减退
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基础代谢率,导致核心温度下降至35.5℃以下。患者可能伴随乏力、皮肤干燥等症状,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、甲状腺片、益康胶囊等药物治疗。
3、低血糖
当血糖低于2.8mmol/L时,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可能引发体温调节异常。患者常伴心悸、冷汗等症状,可立即食用糖果或饮用葡萄糖口服液,必要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。
4、感染性休克
严重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时,可能出现四肢厥冷、体温不升等休克症状。这种情况需急诊处理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盐酸多巴胺、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、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抢救药物。
若排除了环境因素影响后仍存在体温过低,或伴有意识模糊、呼吸急促等症状,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。日常需注意定期体检,慢性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并监测体温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