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通常可以降低血糖,但具体效果会受到运动强度、时长以及个体健康状况的影响。人体在运动过程中,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,有助于促进血糖代谢。
1、促进葡萄糖利用
运动时肌肉收缩需要消耗能量,会加速血液中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,从而降低血糖水平。例如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等,能有效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。2、改善胰岛素抵抗:规律运动可减少脂肪堆积,调节脂代谢异常,使胰岛素受体功能增强。长期坚持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,尤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。3、特殊情况的血糖波动:高强度无氧运动可能刺激肾上腺素分泌,导致肝糖原分解加速,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短暂血糖升高,通常在运动后1-2小时逐渐恢复。
建议糖尿病患者运动前监测血糖,避免空腹或药物作用高峰时段运动。存在视网膜病变、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者,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。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,注意预防低血糖反应,随身携带糖果等应急食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