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介素6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感染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恶性肿瘤或应激反应等情况,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。白介素6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,在机体受到刺激时水平会发生变化。
感染是白介素6升高的常见原因。细菌感染如肺炎、败血症时,病原体刺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分泌白介素6,其水平可达正常值的数百倍。病毒感染如流感、新冠病毒感染也会引起该指标升高,但通常幅度较细菌感染低。临床常联合降钙素原、C反应蛋白等指标鉴别感染类型。
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出现白介素6异常升高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细胞会持续分泌白介素6,导致关节滑膜炎性损伤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,也会促使该细胞因子水平增高。这些疾病的确诊需要结合抗核抗体谱、关节影像学等检查。
恶性肿瘤特别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,骨髓瘤细胞会自主分泌白介素6,促进肿瘤细胞增殖。实体肿瘤如肝癌、肺癌患者在疾病进展期也可能出现该指标升高。此外,重大创伤、手术应激或烧伤等情况下,机体通过释放白介素6激活急性期反应蛋白合成。
若发现白介素6升高,建议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或感染科就诊。医生会结合血常规、影像学检查、肿瘤标志物等指标综合分析,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等特殊检查。避免自行解读检查结果,以免延误诊治时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