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下肢麻木针灸取哪个部位?

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下肢麻木针灸通常选取环跳、委中、阳陵泉、足三里、承山等穴位,具体操作需由专业医师根据病情辨证取穴。下肢麻木可能与神经压迫、血液循环障碍、腰椎病变等因素有关,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
1、环跳

环跳穴位于臀部外侧,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/3处,属于足少阳胆经。刺激该穴位可改善坐骨神经痛引起的下肢麻木,通过调节胆经气血缓解局部肌肉紧张。临床常配合电针或温针灸增强疗效,治疗时需注意避开坐骨神经走向。

2、委中

位于腘窝横纹中点处,属足太阳膀胱经。该穴位具有舒筋活络作用,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后侧麻木。针灸时可采取俯卧位,配合拔罐能增强祛风除湿效果,对于急性发作期建议采用浅刺法。

3、阳陵泉

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,属足少阳胆经。作为筋会穴,对改善下肢外侧麻木效果显著,特别是腓总神经损伤患者。深刺时可透阴陵泉,配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12能营养神经,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过度活动膝关节。

4、足三里

位于犊鼻穴下3寸,属足阳明胃经。此穴可调理脾胃功能,改善气血运行障碍所致的下肢麻木。针灸时配合艾灸能温通经络,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,建议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。

5、承山

在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下凹陷处,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常用于缓解小腿抽筋及足底麻木,对腰椎管狭窄引发的间歇性跛行有辅助治疗作用。操作时可采用齐刺法,配合红外线照射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。

出现下肢麻木建议及时进行腰椎CT或肌电图检查,排除椎间盘突出、椎管狭窄等器质性病变。针灸治疗需在明确诊断后进行,急性外伤或感染期应暂缓施治。治疗期间注意下肢保暖,避免久坐久站,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水平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