疱疹病毒是一类常见的DNA病毒,目前已发现的人类疱疹病毒主要有8种类型,较为常见的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、单纯疱疹病毒2型、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、EB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等。不同型别疱疹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。
1、单纯疱疹病毒1型
该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感染后可能引起口唇疱疹、疱疹性龈口炎等疾病。患者口腔周围可出现簇集性水疱,常伴随灼热或疼痛感。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,症状通常可在1-2周内自行消退。
2、单纯疱疹病毒2型
此类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,主要累及生殖器及肛周皮肤黏膜,表现为局部水疱、溃疡,可能伴有排尿疼痛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。初次感染症状较为明显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。
3、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
初次感染多引起水痘,表现为全身性斑丘疹、水疱,伴有发热症状。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,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再次激活,引发沿神经分布的带状疱疹,常伴随神经痛。
4、EB病毒
主要通过唾液传播,感染后可能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,表现为发热、咽痛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。该病毒与鼻咽癌、伯基特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存在相关性。
5、巨细胞病毒
在健康人群中多引起隐性感染,但在免疫抑制患者中可能导致视网膜炎、肺炎或胃肠道溃疡等严重并发症。新生儿经胎盘感染可能引起先天性畸形或发育障碍。
若出现反复疱疹发作、持续性发热或皮肤黏膜异常破损等症状,建议及时到感染科或皮肤科就诊。临床医生会根据病毒类型选择阿昔洛韦、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,同时进行免疫功能评估。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个人卫生,避免与感染者共用毛巾、餐具等物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