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如何检查肾脏健康状况?

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肾脏健康状况的检查通常包括尿液检查、血液检查、影像学检查以及肾脏活检等方法。具体检查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评估后选择。

1、尿液检查

通过尿常规分析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蛋白尿、血尿或白细胞异常,提示肾脏炎症或损伤。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更准确评估尿液中蛋白质的流失量,常用于慢性肾病或糖尿病肾病的监测。部分特殊情况下需进行尿沉渣镜检,观察管型或结晶形态。

2、血液检查

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,结合年龄、性别等因素可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(eGFR)。电解质检测如血钾、血磷水平异常可能提示肾功能不全导致的代谢失衡。部分患者还需检测胱抑素C、β2微球蛋白等更敏感的肾功能标志物。

3、影像学检查

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肾脏形态、大小及血流情况,发现结石、囊肿或肿瘤等结构异常。CT或MRI可进一步评估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,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血管和排泄功能。放射性核素肾图则用于检测分侧肾功能及尿路通畅度。

4、肾脏活检

针对不明原因的蛋白尿、血尿或肾功能快速下降的情况,通过穿刺获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,可明确肾炎类型、间质病变程度或淀粉样变性等特殊诊断,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。

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筛查,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应每3-6个月监测相关指标。若出现夜尿增多、泡沫尿或下肢浮肿等症状,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。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,遵医嘱停用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