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什么是心源性心脏病?

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

心源性心脏病通常指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疾病,主要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疾病、心肌病、心脏瓣膜病等。这类疾病可能因心脏供血不足、心肌损伤或传导系统异常引发。

1、冠状动脉疾病

冠状动脉负责为心肌供血,当发生粥样硬化斑块堆积时,血管狭窄会导致心肌缺血。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,可能向左肩及下颌放射,常见于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。

2、心肌病

主要包括扩张型、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,多与基因突变、长期高血压或病毒感染相关。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、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,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室壁增厚或心腔扩大。

3、心脏瓣膜病

二尖瓣狭窄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变会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。风湿热、退行性变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常见诱因,听诊可闻及特征性心脏杂音,严重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。

4、心律失常

包括房颤、室性心动过速等电生理异常,可能由电解质紊乱、心肌缺血或结构性病变引发。患者常有心悸、头晕甚至晕厥表现,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明确类型。

5、先天性心脏病

胚胎期心脏发育异常导致房间隔缺损、法洛四联症等畸形。患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、发绀或生长发育迟缓,部分病例需在婴幼儿期进行介入封堵或外科矫治。

出现胸闷、气短等疑似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心血管专科,通过心电图、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。日常需注意控制血压、血脂,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。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制定个体化方案,包括药物控制、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等方式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