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酐升高可能无明显症状,也可能伴随水肿、尿量改变、乏力、恶心呕吐、皮肤瘙痒等表现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长期肌酐水平偏高多提示肾功能受损,体内代谢废物蓄积可能引发多系统症状。
1、水肿
肾脏排水能力下降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,常见眼睑、双下肢水肿,按压后可能出现凹陷,晨起时症状较明显。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、腹水等。
2、尿量改变
可能出现夜尿增多(夜间排尿超过750ml或超过日间尿量)、尿量减少(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)或泡沫尿。这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、尿蛋白漏出等因素相关。
3、乏力
肾功能异常会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,导致贫血,出现面色苍白、活动后气促、疲倦等症状。血肌酐超过707μmol/L的尿毒症期患者乏力感更显著。
4、消化道症状
肌酐升高伴随尿素氮等毒素蓄积时,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,引发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、口腔氨味等症状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。
5、皮肤瘙痒
肾功能下降会导致尿素通过汗液排出,刺激皮肤神经末梢,出现皮肤干燥、脱屑、瘙痒等症状,抓挠后易形成皮肤破损。
发现肌酐升高需及时到肾内科就诊,通过尿常规、肾脏超声、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评估肾功能。日常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(0.6-0.8g/kg/天),限制高磷、高钾食物,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,糖尿病患者需维持血糖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