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黏液栓是宫颈腺体分泌的一种粘稠物质,具有保护子宫和预防感染的作用。它通常在妊娠期间增厚形成封闭宫颈口的屏障,属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。
宫颈黏液栓主要由粘蛋白、水分、电解质及免疫活性物质组成。在非孕期,宫颈黏液随月经周期变化,排卵期变得稀薄以利于精子穿透,黄体期则粘稠形成初步保护。怀孕后,在孕激素作用下,宫颈腺体持续分泌形成致密凝胶状栓子,可机械性阻挡病原体上行感染,其含有的溶菌酶、乳铁蛋白等成分还能抑制细菌生长。这种保护机制可持续至分娩前,当宫颈开始扩张时,黏液栓可能以带血丝的分泌物形式排出,称为"见红"。
妊娠期间若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、颜色改变或伴有异味,需警惕感染风险。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检,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评估宫颈状态。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外阴清洁,避免盆浴和不当阴道冲洗。出现规律宫缩、破水或出血等分娩征兆时,应及时就医检查宫颈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