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阳上亢证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,主要表现为肝阳偏亢、气血上逆引起的一系列症状。这种情况多因肝肾阴虚、肝阳失去制约,或长期情绪不畅、过度劳累等因素诱发。
肝阳上亢证的形成常与体质和生活方式有关。肝肾阴虚时,阴液不足无法滋养肝阳,导致阳气亢盛;长期精神压力大或情绪波动会使肝气郁结,进而化火生风。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目眩、头痛(尤其是头顶或两侧)、面红目赤、耳鸣、失眠多梦等症状,严重时伴有手脚麻木或血压升高。舌象多表现为舌红少苔,脉象弦而有力。
对于肝阳上亢证的治疗,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。常用平肝潜阳类中成药包括天麻钩藤颗粒、镇肝熄风汤等,针灸可选择太冲、风池等穴位。日常需保持情绪平稳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,饮食宜清淡,适量食用芹菜、菊花等具有平肝作用的食物,限制高盐高脂饮食。若出现持续头痛、血压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