肋间隙位于相邻肋骨之间的空隙,是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由肌肉、血管和神经等结构组成。具体位置和结构如下:
1、位置
肋间隙位于相邻两根肋骨之间,从第一肋到第十二肋之间共有11对肋间隙。这些间隙在胸廓两侧和前方较为明显,后方由于肋骨与脊柱连接较紧密,间隙相对较窄。在体表触摸时,可沿肋骨走向感知到凹陷的区域即为肋间隙所在。
2、结构组成
每个肋间隙内有肋间外肌、肋间内肌、肋间最内肌三层肌肉,以及肋间动脉、静脉和肋间神经。肋间外肌位于浅层,肌纤维斜向前下方;肋间内肌位于中层,肌纤维斜向后下方;肋间最内肌位于深层,仅存在于肋间隙中段。血管和神经走行于肋骨下缘的肋沟内,自上而下分别为静脉、动脉和神经。
3、功能特点
肋间隙在呼吸运动中起重要作用。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,扩大胸廓容积;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使肋骨下降,协助排出气体。肋间隙内的血管神经束负责胸壁的感觉和营养供应,外伤或炎症累及时可能引发肋间神经痛。
若出现肋间隙区域疼痛、肿胀或呼吸受限等情况,建议及时就医检查,排除肋骨骨折、肋软骨炎或胸膜炎等疾病。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,避免胸廓受压,剧烈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