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的检查方法通常包括影像学检查、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,具体需根据肿瘤类型、部位等因素综合选择。以下为常见检查方式:
1、影像学检查
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。例如CT检查可通过断层扫描显示器官形态变化,帮助定位肿瘤位置和大小;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,常用于脑部或脊柱肿瘤的评估;超声检查无辐射,适合甲状腺、乳腺等浅表器官的筛查。部分情况下还需进行PET-CT检查,通过代谢显像判断肿瘤良恶性。
2、实验室检查
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作为辅助手段,如甲胎蛋白(AFP)与肝癌相关,癌胚抗原(CEA)常见于消化道肿瘤。但需注意标志物存在假阳性可能,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。对于血液系统肿瘤,骨髓穿刺活检是确诊白血病、多发性骨髓瘤的核心方法。
3、病理学检查
病理诊断是肿瘤确诊的"金标准"。通过穿刺活检、内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,经组织切片染色后观察细胞异型性、核分裂像等恶性特征。细胞学检查则适用于胸腹水、痰液等脱落细胞分析,具有创伤小的优点。
建议出现不明原因消瘦、持续疼痛或异常肿块时,及时至肿瘤科或相关专科就诊。医生会根据症状、体征开具针对性检查,早期筛查建议选择低剂量螺旋CT(肺癌)、胃肠镜(消化道肿瘤)等专项检查。所有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师解读,避免自行过度解读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