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孕初期终止妊娠的方法需根据孕周、孕妇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,不存在绝对安全的方式,必须在正规医院医生指导下进行。常见方法包括药物流产、手术流产、自然流产观察及宫外孕处理等,具体选择需结合实际情况。
1、药物流产
适用于孕49天内且为宫内妊娠的情况。通常需遵医嘱服用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,通过药物作用使胚胎组织排出。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腹痛情况,完全流产率约90%,若出现大出血或药流不全需立即清宫。
2、手术流产
孕6-10周可采用负压吸引术,孕10-14周需行钳刮术。手术在麻醉下进行,通过机械操作清除宫腔妊娠组织,术后需预防感染,可能出现子宫穿孔、宫腔粘连等并发症,需严格掌握适应证。
3、自然流产观察
部分胚胎停育或生化妊娠可能自行排出,但必须经B超和血HCG监测确认。若妊娠物残留超过2周或出血量大于月经量,仍需及时清宫处理,避免引发感染或贫血。
4、宫外孕处理
若B超提示异位妊娠,需立即住院治疗。根据血HCG水平和包块大小,选择甲氨蝶呤注射药物治疗或腹腔镜手术,避免妊娠部位破裂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。
终止妊娠前需完善B超、血常规、凝血功能等检查,排除禁忌证。流产后应休息2周,禁止盆浴和性生活1个月,术后10天需复查B超确认宫腔情况。任何流产方式均有风险,私自用药可能导致大出血、感染甚至不孕,务必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全程医学监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