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体共有12条正经和8条奇经,合称二十条经脉,此外还有十二经别、十五别络等分支。经络系统是中医理论中运行气血、联络脏腑的重要通路。
1、十二正经
包含手三阴经、手三阳经、足三阴经、足三阳经,分别与心、肺、肝、胆等脏腑直接相连。这些经脉对称分布于躯干四肢,如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,沿手臂内侧循行至拇指末端。每条正经均有对应的气血流注次序,形成如环无端的循环系统。
2、奇经八脉
包括任脉、督脉、冲脉、带脉等,其中任督二脉最为人熟知。任脉行于胸腹正中线,主司全身阴经气血;督脉循行脊柱,统摄阳经气血。冲脉被称为“十二经之海”,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,与女性月经生理密切相关。
3、经别与络脉
十二经别是从正经分出的纵向支脉,可加强表里经联系;十五别络是较大的横向分支,如脾之大络可渗灌全身。此外还有浮络、孙络等细小分支,共同构成遍布全身的立体网络,总长度超过人体血管20倍。
经络系统通过640余个穴位与体表相连,其传导功能可通过针刺艾灸进行调节。现代研究显示,经络循行路线与神经、血管分布存在部分重叠,但其本质仍待进一步探索。日常可通过适度拍打经络循行部位促进气血运行,但具体调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