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、甲硝唑、阿莫西林、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,但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。牙疼可能与龋齿、牙髓炎、根尖周炎等疾病有关,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。
1、布洛芬
该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,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减轻牙髓或根尖周围组织炎症引发的疼痛,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牙疼的短期缓解。患者需注意避免空腹服用,防止胃肠道刺激。
2、对乙酰氨基酚
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,适用于无法耐受布洛芬或存在胃部疾病的患者。但需注意每日剂量不超过4g,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肝损伤。
3、甲硝唑
针对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牙周脓肿或根尖周炎,可配合止痛药使用。用药期间需禁酒,避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,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、金属味等消化道症状。
4、阿莫西林
适用于细菌感染导致的牙龈炎或牙槽脓肿,属于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。青霉素过敏者禁用,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皮疹、腹泻等反应,需完成规定疗程防止耐药。
5、双氯芬酸钠
强效镇痛抗炎药,常用于急性牙髓炎或智齿冠周炎的疼痛控制。剂型包括片剂、缓释胶囊及局部凝胶,肠溶片可减少胃黏膜刺激,但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。
出现牙疼症状时建议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,需经口腔检查确认病因。龋齿需及时补牙,牙髓炎需根管治疗,阻生智齿可能需拔除。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,使用含氟牙膏刷牙,定期洁牙清除牙结石,避免冷热刺激加重疼痛。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面部肿胀、发热等症状,应立即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