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下尿路感染症状及用药治疗

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下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排尿异常,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或下腹坠胀感。通常可通过一般治疗、抗生素治疗、对症治疗、中药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方式进行改善,需遵医嘱规范处理。

1、一般治疗

患者日常需多饮水增加尿量,促进细菌排出。同时注意会阴部清洁,避免憋尿、久坐等行为加重感染。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,有助于缓解尿路刺激症状。

2、抗生素治疗

明确细菌感染后,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、头孢克肟胶囊、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。这些抗生素能有效抑制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,用药周期通常为3-7天,需完成全程治疗防止复发。

3、对症治疗

对于尿痛明显的患者,可配合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尿道平滑肌。若出现发热症状,体温超过38.5℃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物。

4、中药治疗

癃清片、热淋清颗粒等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功效,可与抗生素联用辅助改善症状。但需注意中药不能替代抗生素治疗,服用前需经中医师辨证。

5、预防措施

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-2000ml饮水量,性生活后及时排尿,女性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。反复感染者建议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结石、糖尿病等诱发因素。

出现排尿不适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尿常规、尿培养等检查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用药方案,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。若用药72小时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腰痛、发热等表现,需警惕上尿路感染可能,应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