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蛋白酶原比值偏低并不一定意味着癌症,但可能与某些胃部疾病有关。该指标通常反映胃黏膜功能状态,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。
1、非癌性原因
胃蛋白酶原比值偏低常见于萎缩性胃炎,尤其是胃体部黏膜萎缩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也可能导致该指标异常,这类感染可能伴随胃痛、腹胀等症状。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存在自身免疫性胃炎时,胃黏膜受损同样会影响蛋白酶原分泌。
2、胃癌可能性
虽然胃癌患者的胃蛋白酶原比值可能出现显著降低,但这种情况仅占异常结果的较小比例。胃癌通常伴有体重下降、呕血或黑便等典型症状,且需通过胃镜取活检才能确诊。早期胃癌可能无明显症状,因此检测值异常者需提高警惕。
建议发现胃蛋白酶原比值异常时及时进行胃镜检查,同时可补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。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,避免高盐腌制食物摄入,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遵医嘱规范根除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