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太渊和太溪穴位有何医疗作用?

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

太渊穴和太溪穴作为中医经络理论中的重要穴位,具有不同的医疗作用。太渊穴常用于止咳平喘、调节气血、缓解胸痛等;太溪穴则主要用于滋阴补肾、改善耳鸣、增强体质等。二者常通过针灸或按摩发挥功效,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。

1、止咳平喘

太渊穴归属于手太阴肺经,是肺经的原穴。该穴位能调节肺气,对于咳嗽、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有缓解作用,尤其适合外感风寒或肺气不足引起的咳喘。配合天突穴使用可增强平喘效果。

2、调节气血

作为脉会穴,太渊穴对气血运行具有整体调节作用。临床常用于改善气血瘀滞引起的手腕疼痛、心悸等症状,对心肺功能较弱者,适度按压可促进气血循环。

3、滋阴补肾

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原穴,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。针对肾阴亏虚导致的潮热盗汗、五心烦热等症状,针灸此穴可调节肾经经气,常与复溜穴配伍使用。

4、改善耳鸣

肾开窍于耳,太溪穴通过调节肾气改善肾虚型耳鸣。对于伴随腰膝酸软、听力减退的虚性耳鸣,每日按压此穴3-5分钟可辅助缓解症状。

5、增强体质

太溪穴作为先天之本的要穴,长期规律刺激可提升机体抗病能力。特别适合体质虚弱、容易疲劳的人群,配合足三里穴使用能增强补益效果。

使用这些穴位时应避开皮肤破损部位,孕妇及特殊体质者需谨慎。建议在专业中医师辨证后,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具体的穴位刺激方案,避免自行盲目操作影响疗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