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门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,位于侧腹部第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。该穴具有缓解腰痛、调节水道、改善腹胀等作用,可通过按摩、艾灸等方式刺激,但需注意操作规范。
1、定位方法
京门穴在侧腹部第十二肋骨头下方。取穴时可沿腋中线向下触摸至第十二肋骨尖端,其下方约1.5寸的凹陷处即为该穴。体表定位约在腰部两侧与髂嵴上缘之间的区域,左右各一穴。
2、主要功能
此穴具有通利三焦的功效,可改善小便不利、水肿等水液代谢异常问题。临床常用于治疗肾绞痛、肠鸣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,对腰肌劳损、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腰痛有缓解作用。现代研究表明刺激该穴能调节内脏神经功能。
3、刺激方法
日常保健可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3-5分钟,以局部酸胀为度。艾灸时可使用艾条距皮肤2-3厘米悬灸10-15分钟。专业针灸需由医师操作,常规直刺0.5-1寸,注意避免伤及腹膜和内脏器官。
进行穴位刺激时应注意保持身体放松,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操作。孕妇、皮肤破损或局部感染者禁用,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针刺。若出现头晕、恶心等不适需立即停止。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,相关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