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检是一种医学检查手段,主要用于获取人体组织样本以明确病变性质。它通常用于协助诊断肿瘤、炎症或其他异常组织变化,帮助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。
1、诊断病变性质
活检的核心目的是确定病变组织的良恶性。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、结构异常以及分子特征,可以准确区分肿瘤是否为恶性。例如乳腺癌疑似肿块可通过穿刺活检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浸润。
2、常见检查类型
临床常用的活检方式包括针吸活检、内镜活检和手术切除活检。针吸活检使用细针抽取深层组织,适用于甲状腺、肝脏等器官;内镜活检借助胃镜、肠镜直接钳取消化道黏膜组织;手术活检则是在开放手术中完整切取病灶,常用于体表肿物或内脏占位性病变。
3、操作实施过程
活检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根据病灶位置选择相应术式。医生会借助超声、CT等影像设备引导穿刺路径,确保精准获取目标组织。术后需对穿刺点加压止血,部分深部活检需要短期观察是否存在气胸、出血等并发症。
进行活检前应完善凝血功能检查,术后需保持创口清洁。虽然活检属于微创操作,但仍存在感染、出血等风险,具体操作方式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评估后决定。获取病理报告后应及时复诊,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