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崩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多尿、烦渴、多饮、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等。根据病因不同,具体症状可能有所差异,但典型表现通常较为明显。
1、多尿
患者每日尿量显著增加,通常超过2500ml,严重者可达4-20L。尿色清淡且昼夜尿量均增多,夜尿次数频繁,可能影响睡眠质量。这种多尿现象与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其不敏感有关。
2、烦渴和多饮
为代偿大量水分丢失,患者会出现难以缓解的口渴感,每日饮水量与尿量相当。部分患者因饮水不足会迅速引发脱水,尤其在婴幼儿或意识障碍人群中更为危险。
3、脱水表现
长期未及时补水会导致皮肤黏膜干燥、弹性减退,伴有头晕、乏力、心率加快等症状。严重脱水时可能出现精神萎靡、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。
4、电解质紊乱
尿崩症可能伴随血钠升高,出现恶心、嗜睡、肌肉抽搐等症状;部分肾性尿崩症患者因长期多尿可能导致低钾血症,表现为肌无力或心律失常。
5、其他症状
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,成人可能出现体重减轻。继发性尿崩症患者还可能存在原发病表现,如颅内肿瘤引起的头痛、视物模糊等。
若出现上述症状,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,通过禁水-加压素试验、血尿渗透压测定等检查明确诊断。日常需注意维持水分摄入,避免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加重脱水,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病因治疗和药物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