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结石导致尿血时,可通过药物排石、体外碎石、手术取石、日常调理及对症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。具体需根据结石大小、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1、药物排石
若结石直径较小(通常小于0.6cm),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、尿石通丸等中成药促进结石排出。若伴随剧烈疼痛,可配合双氯芬酸钠片、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输尿管痉挛及疼痛。
2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
适用于直径0.6-2cm的肾盂或肾上盏结石,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随尿液排出。术后可能出现血尿,通常1-2天可自行缓解。
3、手术取石
对于直径>2cm的结石、鹿角形结石或药物碎石无效者,可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输尿管软镜取石术。术后需留置双J管2-4周,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。
4、日常调理
每日饮水2000-3000ml增加尿量,减少菠菜、浓茶等高草酸食物摄入。适当进行跳绳、爬楼梯等运动,利用重力作用辅助排石。
5、对症治疗
若血尿明显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,并监测血红蛋白水平。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克肟片、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。
出现血尿症状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,通过B超、CT等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及肾功能状态。术后患者应每3-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,观察有无结石复发。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,控制尿酸及钙磷代谢异常等危险因素,降低结石再形成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