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铜中毒有哪些类型?

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

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

铜中毒的类型主要包括急性铜中毒、慢性铜中毒以及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。这些类型在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,需针对性处理。

1、急性铜中毒

通常因短时间内摄入过量铜化合物引起,如误服硫酸铜或使用铜制容器存放酸性食物导致铜离子溶出。症状包括剧烈腹痛、恶心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反应,严重时可引发肝肾损伤、溶血甚至休克。需立即停止接触并就医处理。

2、慢性铜中毒

多见于长期职业暴露(如铜矿开采、冶炼)或饮用水铜含量超标地区。铜在体内逐渐蓄积,可能引起肝硬化、胆汁淤积、角膜K-F环等症状。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震颤、认知障碍,需通过驱铜治疗和脱离暴露环境改善。

3、遗传性铜代谢障碍

以Wilson病(肝豆状核变性)为代表,因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蓝蛋白合成障碍,使铜沉积在肝脏、大脑等器官。典型表现为肝功能异常、锥体外系症状和精神异常,需终身进行低铜饮食和青霉胺等药物治疗。

若存在铜暴露史或出现相关症状,建议及时检测血清铜、尿铜及铜蓝蛋白水平。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使用铜制炊具烹饪酸性食物,职业接触者需做好防护措施,Wilson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神经系统状况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