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胆囊切除后有哪些影响?

王远 外科 副主任医师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

胆囊切除后可能对消化功能、营养吸收等产生影响,主要包括消化功能减退、胆汁反流、营养吸收障碍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以及结石复发风险等。具体影响因人而异,需结合术后恢复情况综合判断。

1、消化功能减退

胆囊具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功能,切除后胆汁直接排入肠道。进食高脂肪食物时,胆汁分泌不足可能导致脂肪消化不完全,出现腹胀、腹泻等症状。术后早期需控制脂肪摄入量,逐步适应消化模式改变。

2、胆汁反流

缺乏胆囊调节易引发胆汁持续排入十二指肠,可能反流至胃部。长期刺激可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,表现为上腹灼痛、口苦等症状。可通过服用铝碳酸镁片、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改善症状。

3、营养吸收障碍

脂肪消化能力下降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(A、D、E、K)的吸收。可能出现夜盲症、骨质疏松等表现。建议定期检测维生素水平,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滴剂、维生素AD软胶囊等制剂。

4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

约10%-30%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右上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状,可能与胆道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有关。通常使用匹维溴铵片、曲美布汀片等调节消化道运动功能。

5、结石复发风险

胆囊切除后肝内胆管结石发生率约为2%-4%。定期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,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可辅助预防胆管结石形成。

术后建议保持低脂饮食,采取少食多餐方式,避免暴饮暴食。日常注意观察大便性状,若持续出现脂肪泻或体重下降,应及时进行粪便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。术后6个月建议复查肝胆彩超,评估胆道系统状况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