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息肉通常与牙髓炎、牙龈炎或龋齿等因素有关,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去除刺激因素、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根管治疗以及拔牙等。具体需根据息肉类型及病因遵医嘱选择合适方案。
1、去除刺激因素
若息肉由龋齿或不良修复体刺激引发,需及时清除龋坏组织并修补缺损,减少局部摩擦。对于牙龈息肉,可通过超声波洁牙去除牙结石等刺激物,避免反复摩擦导致增生加重。
2、药物治疗
合并急性炎症时,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、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,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局部消炎。但药物仅能暂时缓解症状,无法根治息肉增生。
3、手术治疗
牙龈息肉或牙髓息肉体积较大时,需采用激光或手术刀切除增生物,并进行病理检查排除癌变风险。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,避免继发感染。
4、根管治疗
牙髓息肉多因深龋导致牙髓暴露感染,需清除坏死牙髓后填充根管,阻断感染源。治疗后需使用复合树脂或全冠修复牙体缺损,防止细菌再次侵入。
5、拔牙
若患牙严重龋坏至无法保留,或根尖周病变范围广泛,需考虑拔除患牙。术后3个月可通过种植牙或固定义齿修复缺失牙,恢复咀嚼功能。
建议发现牙息肉后及时到口腔科就诊,通过牙片、探诊等明确病因。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,避免进食过硬、过烫食物刺激病变区域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,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