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瞳后需要注意避免强光刺激、暂时避免近距离用眼、观察眼部不适症状等,以促进眼睛恢复。散瞳药物会使瞳孔扩大,可能导致畏光、视物模糊等反应,需加强防护。
1、避免强光刺激
散瞳后瞳孔无法自然收缩调节光线,强光可能导致眼睛刺痛或流泪。外出时可佩戴墨镜或遮阳帽,减少紫外线及强光直射。室内光线过亮时可拉上窗帘,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电子屏幕的蓝光中。
2、暂时避免近距离用眼
散瞳后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,近距离阅读、使用手机等精细用眼可能加重视疲劳。建议散瞳后4-6小时内避免看书、写字或操作精密仪器,尤其是使用阿托品散瞳的儿童,调节功能恢复较慢,需休息1-3天。
3、观察不适症状
少数人可能出现药物过敏反应,表现为眼睑红肿、瘙痒或皮疹。使用高浓度散瞳剂者需监测眼压,若出现眼胀、头痛、恶心等症状,可能诱发急性青光眼,应立即用缩瞳药并就医。散瞳导致的视物模糊通常6-8小时消退,若持续超过24小时需复诊。
散瞳后需遵医嘱按时复诊,特别是青光眼高危人群需监测眼压变化。避免揉搓眼睛,防止角膜损伤。儿童散瞳后需家长陪同,防止因视物模糊发生跌倒。出现持续眼红、疼痛或视力骤降时,应及时到眼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