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治疗、手术治疗、康复治疗等,需根据出血部位、出血量及患者情况综合选择。患者需立即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。
1、内科治疗
对于出血量较小、病情稳定的患者,可采取保守治疗。常用药物包括氨甲环酸止血、甘露醇降低颅内压,以及呋塞米辅助脱水。同时需严格控制血压,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,保持呼吸道通畅,必要时进行氧疗。
2、手术治疗
当出血量超过30ml或出现脑疝等危急情况时,需紧急手术干预。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幕上大面积出血,可有效解除脑组织压迫。微创穿刺引流术则适用于深部出血或高龄患者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的特点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去骨瓣减压术以缓解颅高压。
3、康复治疗
病情稳定后需尽早介入康复治疗,包括高压氧促进神经修复、肢体功能训练改善运动障碍,以及语言训练恢复交流能力。康复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是否出现癫痫、脑积水等并发症,及时进行抗癫痫治疗或脑脊液分流术。
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-4周,头部抬高15-30度以利静脉回流。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CT评估血肿吸收情况,严格控制血压在140/90mmHg以下。恢复期应避免用力排便、剧烈咳嗽等可能升高颅内压的行为,并遵医嘱进行至少6个月的神经功能康复训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