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,主要表现为红斑、油腻性鳞屑和瘙痒。该病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、皮脂腺分泌异常、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,通常反复发作。
脂溢性皮炎多见于头皮、面部、胸背等皮脂腺分布密集的区域,患者常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,表面覆盖黄色或白色油腻鳞屑,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脱屑。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,目前认为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可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,产生刺激性脂肪酸,引发局部炎症反应。此外,遗传因素、激素水平变化、精神压力或气候干燥等也可能加重症状。
日常生活中建议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,避免过度清洗和抓挠患处。减少高糖、高脂饮食摄入,保持规律作息。若症状持续加重,需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、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外用药膏控制炎症,必要时配合口服药物调节免疫状态。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,以免导致皮肤屏障受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