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类药物,由半乳糖和果糖组成,具有调节肠道功能、治疗肝性脑病以及作为益生元的作用。其主要通过改变肠道环境发挥作用,在临床上应用广泛。
1、调节肠道功能
乳果糖口服后不被小肠吸收,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分解为有机酸,可增加肠道渗透压,使水分保留在肠腔,从而软化粪便并促进肠道蠕动。这种作用机制使其能有效缓解慢性便秘,尤其适用于孕妇、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。
2、治疗肝性脑病
乳乳果糖能降低肠道pH值,抑制产氨菌的生长,减少氨的吸收。同时促进铵离子转化为难以吸收的铵盐,加速氨的排泄。临床常用于肝硬化、肝功能衰竭引发的肝性脑病辅助治疗,常与门冬氨酸鸟氨酸等保肝药物联合使用。
3、益生元作用
作为益生元,乳果糖能选择性刺激结肠中有益菌群(如双歧杆菌、乳酸杆菌)的生长,抑制致病菌繁殖。这种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对维持肠道屏障功能、改善肠道免疫具有积极意义,在炎症性肠病辅助治疗中也有应用。
使用乳果糖需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,过量可能引起腹胀、腹痛等胃肠不适。治疗肝病时需监测血氨水平变化。建议便秘患者配合增加膳食纤维摄入,养成规律排便习惯。若用药后出现严重腹泻或电解质紊乱,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