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牙后需要注意避免立即进食、保持口腔卫生、避免咬硬物、定期复查以及注意饮食温度等。具体护理措施需结合个人情况调整,必要时及时就医。
1、避免立即进食
补牙材料通常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固化,尤其是树脂类材料。术后2小时内应避免进食,防止材料未硬化前受到外力影响而变形或脱落。若使用银汞合金等传统材料,需等待24小时后再咀嚼食物。
2、保持口腔卫生
术后24小时可正常刷牙,但需选择软毛牙刷轻柔清洁补牙区域,避免用力过度磨损材料。建议使用牙线清理牙缝,但操作时需避开补牙处,防止材料边缘松动。每日可用温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含漱,减少细菌滋生。
3、避免咬硬物
补牙后1周内尽量避免用患牙咀嚼坚果、冰块、骨头等坚硬食物,防止材料崩裂或牙齿隐裂。日常进食时可先用对侧牙齿咀嚼,待材料完全稳定后再恢复正常使用。若发现补牙处有异常松动感,应及时复诊。
4、定期复查
建议术后1个月、3个月到口腔科复查,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评估补牙边缘密合性及继发龋风险。长期每半年进行一次常规洁牙和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邻面龋坏或材料老化问题。
5、注意饮食温度
补牙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期牙本质敏感,应避免摄入过冷(如冰饮)、过热(如火锅)或酸性食物(如柠檬汁),防止刺激牙髓引发疼痛。可选择常温流质或软质食物过渡,待敏感症状缓解后再恢复正常饮食。
补牙后若出现持续疼痛、充填物脱落或牙龈肿胀等情况,需及时就诊处理。日常需减少吸烟、饮酒等影响口腔愈合的行为,遵医嘱使用抗敏感牙膏或进行脱敏治疗。避免自行用牙签等尖锐物品抠挖补牙部位,防止损伤修复体或牙龈组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