颈椎病的手术方法通常包括前路手术、后路手术、人工椎间盘置换术、微创手术以及椎体成形术等,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。手术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、稳定脊柱结构和恢复颈椎功能。
1、前路手术
通过颈部前方切口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或骨赘,并植入骨块或融合器以稳定颈椎。适用于单节段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增生压迫脊髓的情况,术后需佩戴颈托保护。常见并发症包括吞咽不适、声音嘶哑等。
2、后路手术
从颈部后方切开,通过扩大椎管空间减轻脊髓压迫,适用于多节段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患者。手术可能涉及椎板切除或椎管成形,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,但可能影响颈部肌肉功能。
3、人工椎间盘置换术
在切除病变椎间盘后植入人工假体,可保留颈椎活动度,适合年轻、活动需求高的单节段病变患者。需严格评估骨质条件,存在假体移位或异位骨化风险。
4、微创手术
如经皮内镜技术,通过小切口解除神经根压迫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的优点,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。但对术者技术要求高,严重脊髓压迫者不适用。
5、椎体成形术
向塌陷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,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神经压迫者,可快速缓解疼痛,但需警惕骨水泥渗漏风险。
颈椎病手术需严格把握适应症,术前需通过影像学明确压迫部位和程度。术后应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,逐步恢复颈部功能。若出现肢体麻木加重、行走不稳等症状,应及时复诊评估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