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献血有哪些潜在危害

杨凌志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
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

献血可能带来一些潜在危害,主要包括局部疼痛、淤血或血肿、晕厥等。这些反应通常轻微且短暂,但仍需注意预防和处理。献血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并严格遵循医护人员指导,可有效降低相关风险。

1、局部疼痛

在采血过程中,针头穿刺皮肤时可能产生短暂性疼痛,这与个体痛觉敏感度相关。部分人群可能在拔针后仍存在轻微隐痛,通常无需特殊处理,1-2天内可自行缓解。若疼痛持续加重,需警惕感染可能。

2、淤血或血肿

约5%的献血者因按压方式不当或血管穿刺损伤,可能出现皮下淤青或血肿。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、皮肤青紫,可通过冰敷促进血管收缩止血,48小时后热敷帮助淤血吸收。血肿直径超过3cm时应及时就医。

3、晕厥

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是献血相关晕厥的主要原因,常见于初次献血、空腹或精神紧张者。发作时伴随面色苍白、冷汗、心悸等症状,需立即停止采血并采取平卧位,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,通常5-10分钟即可恢复。

献血属于相对安全的医疗行为,我国血液采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准。建议献血前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空腹,采血后按压针眼10分钟并观察30分钟。若出现视物模糊、持续头晕等异常情况,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进行处理。定期适量献血不会影响健康,但两次全血捐献间隔应不少于6个月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