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养生网

乙肝疫苗如何接种

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

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

乙肝疫苗接种通常包括新生儿、婴幼儿、高危人群等接种对象,按照0、1、6月的三剂次程序进行,具体方案需遵医嘱。以下从接种对象、接种程序和接种部位三方面具体说明。

1、接种对象

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首剂乙肝疫苗,尤其是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情况下更为关键。婴幼儿需按国家免疫规划完成全程接种。成年人中,医务工作者、血液透析患者、乙肝患者家属等高风险人群也建议接种。对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且抗体阴性者,可补种疫苗。

2、接种程序

标准接种方案为0、1、6月三针法,第二针与首针间隔1个月,第三针间隔6个月。特殊情况下可采用0、1、2月的加速接种程序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接种后1-2个月建议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,若滴度不足10mIU/ml需加强接种。

3、接种部位

疫苗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,该部位肌肉组织丰富利于吸收。婴幼儿可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。禁止在皮下或静脉注射,避免局部硬结影响免疫效果。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,观察有无过敏反应。

接种乙肝疫苗前应进行乙肝五项检测,确认无现症感染且抗体阴性。接种后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,避免24小时内沾水。完成全程接种后,建议每隔3-5年复查抗体水平,高危人群可每2年检测一次。若出现发热、局部红肿等反应,一般2-3天可自行缓解,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。

推荐文章

推荐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