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阻肺的潜在并发症可能包括慢性呼吸衰竭、肺动脉高压、肺源性心脏病、自发性气胸以及肺部感染等。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其他异常症状,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。
1、慢性呼吸衰竭
慢阻肺患者由于长期气道阻塞和肺泡结构破坏,导致通气功能障碍,严重时可能引发慢性呼吸衰竭。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性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,需通过长期氧疗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吸入剂、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进行治疗。
2、肺动脉高压
长期低氧血症会导致肺血管收缩和重塑,进而引发肺动脉压力升高。这种情况可能加重右心负荷,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、颈静脉怒张等症状。治疗通常包括氧疗、血管扩张剂如西地那非以及抗凝药物。
3、肺源性心脏病
持续肺动脉高压最终会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厚和扩张,发展为肺心病。患者可能出现肝脾肿大、腹水等体循环淤血表现。治疗需使用利尿剂呋塞米、强心药地高辛,同时配合氧疗改善基础肺功能。
4、自发性气胸
肺大疱破裂可能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,引发突发性胸痛和呼吸困难。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胸部X线确诊,通过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,必要时行外科手术修补。
5、肺部感染
气道防御功能下降使患者易受细菌或病毒感染,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和流感病毒。急性感染会显著加重呼吸困难,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阿莫西林、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,同时加强排痰护理。
建议患者严格戒烟并避免接触粉尘,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。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监测病情进展,出现咳嗽加剧、痰量增多或发热时应及时到呼吸科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