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气中毒后的急救措施通常包括立即通风、撤离现场、保持呼吸道通畅、进行心肺复苏以及及时就医等。具体处理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,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。
1、立即通风
发现煤气中毒时,应迅速打开门窗或转移患者至空气流通处,促使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降低。若条件允许,可关闭煤气阀门,切断泄漏源。通风能有效减少毒气吸入,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。
2、撤离现场
将患者迅速带离中毒环境,避免继续接触一氧化碳。转移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患者头部,保持平卧位,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。对意识清醒者应搀扶行走,意识模糊者需采取担架搬运。
3、保持呼吸道通畅
解开患者衣领、腰带等束缚物,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。若口腔有分泌物或假牙,需及时清理。对于呼吸微弱者,可通过抬高下颌方式开放气道,必要时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。
4、心肺复苏
对呼吸心跳停止者,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。按压部位选择两乳头连线中点,频率保持100-120次/分钟,按压深度5-6厘米。每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,持续至自主呼吸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。
5、就医治疗
所有煤气中毒患者均需送往医院接受高压氧治疗,即使症状轻微也不可忽视。途中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,医护人员会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治疗方案。重度中毒者可能需进行脑水肿防治和营养支持治疗。
中毒后24小时内是救治关键期,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症状。日常应定期检查燃气设备,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,沐浴时保持通风,避免在密闭空间使用煤气取暖。若出现头痛、恶心等早期中毒症状,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拨打急救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