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镜检查全过程通常包括检查前准备、检查实施以及检查后处理三个主要阶段,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进行。检查前需调整饮食并清洁肠道,检查中医生会通过肠镜观察肠道情况,检查后需观察身体反应并恢复饮食。
检查前准备阶段需提前调整饮食,检查前2-3天应进食少渣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米粥、面条等。检查前1天需遵医嘱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清肠药物,并饮用大量温水促进排便,直至排出清水样便。检查当天需禁食禁水4-6小时,避免影响检查视野。
检查实施阶段患者需采取左侧卧位,医生会将肠镜从肛门缓慢插入,并充入适量气体扩张肠腔以便观察。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腹胀、便意等不适,可通过深呼吸缓解。医生会依次观察直肠、乙状结肠、降结肠等肠段,发现息肉或病变时可进行活检或切除。
检查后处理阶段需在观察室休息30-60分钟,待腹痛、腹胀缓解后再离院。术后2小时可逐步恢复清淡饮食,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。若进行息肉切除,需遵医嘱进食流质并观察有无便血。检查报告通常于1-3个工作日内出具,需及时复诊解读结果。
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肠镜检查,检查过程中如有剧烈疼痛需立即告知医生。45岁以上人群、有肠道肿瘤家族史或长期便血者应定期进行肠镜筛查。术后若出现持续腹痛、发热或大量便血,需及时就医处理。